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发布时间:2015-03-23 20:45:49 作者:王爱云 发布者:wangaiyun 浏览次数:1782  类别:我的备课  
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语文备课组 >> 三年级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专题组织材料:包括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真实故事:《画杨桃》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这些无不吸引着孩子阅读兴趣。孩子们会为那个丢了羊的人感到惋惜,会为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不禁发笑,笑他的脑袋瓜和他的啤酒肚一样中看不中用。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佩服更羸,还会实事求是,静下心来想想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另外,《课标》对中年级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学生思维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确定本专题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加强整合,学法灵活,阅读广泛,练笔多多。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书写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3.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收到科学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2.体会文章内容。领悟写作方法

四、课时安排:

本组教学用12——14课时

9寓言二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课时

《亡羊补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  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  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  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  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  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 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 指名读,评议。

7) 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 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 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背诵第5节。

五、体会寓意。

1

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

5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 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 再组词

悔( ) 屈隆

梅( )叨 窟 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 不补 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第二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 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第三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朗读课文 并说一说每一则的寓意

三、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评出故事大王奖三名

四、完成同步练习


10 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 ”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4、魏王为什么信不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对比: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知道“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知道“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4、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因为 ,所以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作业布置: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

11 画杨桃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出示杨桃图片,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图片,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字词,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平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平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作业

1、书写练习

2、完成同步练习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 同桌互相检查

3、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课时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四课时

****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习作)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我叫丁丁,是个男孩,已经11岁了。你要问我长得怎么样,一个词——奇貌不扬。奶奶却说我喜相,俊得呢!眼睛小却黑珍珠似的,嘴角向上翘,一看就会侃,再加上一对大耳朵往前扇着,准是个有福人。

1)读读这一段,你觉得丁丁这段自我介绍写得怎样?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讲评)

一、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教学目标:

1、能发现反问句与陈述句之间相同的意思和不同的语气,练习简单的反问句与陈述句转化。

2、领悟比喻的修辞手法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读、背有关思想方法的谚语,从中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 3、运用工具书,自读成语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

1、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化。

2、领悟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3、运用工具书,自读成语故事,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把反问句转化陈述句。

教学准备:

有关科学思想方法的谚语资料、成语故事。

学生准备:词典、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的发现”

1、导入: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老师发现有些句子很有意思,请大家认真阅读一下这两句话。(课件出示两组句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相机点拨:句子的意思是怎样的?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小结: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句子,一个是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的问句,但表达的意思一样。

3、让我们读读,感受一下。男生读其中一句,女生读另一句,体会语气的强弱和意思。

4、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该怎样讲?相机出示句子:

练一练: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该怎样说?

1)、我不是还给你了吗?

2)、我昨天不是已经扫过地了吗?

3)、药吃得越多,对身体不就越有害吗?

4)、认真学习正是好学生的表现。

5)、翠鸟美丽机灵,我们喜欢它。

5、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句子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规律,再让学生读一读,在读中感悟句子表达的语气不同,最后通过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课件出示句子:读句子,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和同桌说说每组中的句子哪个更好,好在哪里?

2、交流。

3、小结:每组的第二个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这样就更加生动形象,让人读了觉得很舒服。

4、让我们一起读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优美。

5、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吗?四人小组合作,先找一找,再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如: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二)读读背背

1、出示谚语,自由读读,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交流。

3、小结:这些句子是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能指导我们懂得如何看问题、想问题、办事情。

4、小声读,想想谚语的意思。把不懂的句子作上记号。

5、谁来说说自己的理解或从谚语中明白什么道理?

6、练习朗读。

7、练习背诵。

8、运用:你能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填上相应的谚语吗?(幻灯片出示)

9、你还知道类似的谚语吗?(如果学生说不上,老师出示补充:1、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2、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4、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来当师傅。5、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

10、教师总结:其实,像这样精彩、有趣的谚语,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平时要注意搜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把它记下来,回来跟我们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说说谚语包含的意思和道理,背诵起来就更有兴致,更容易了。同时把对谚语的兴趣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进行搜集积累。】

三、成语故事

1、自由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试着通过查字典或其他资料知道成语的意思。如有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小组里或同桌讨论。

2、你能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在小组内交流。

3、默读故事,勾出最重要的一句话。你怎样评价郑国人做的事呢?

4、结合你所查的字典或其他资料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5、推荐阅读:《中国成语故事大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其他资料自学成语故事,在交流中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推荐阅读同时把对成

教后反思:

点评教师:
暂无!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30.469毫秒